牛溲马勃

首页 / 牛溲马勃
牛溲马勃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释义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用法

牛溲马勃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
  • 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任国子监祭酒时,经常给太学生讲课,要求他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时要求他们注意社会实践,要兼收并蓄,“牛溲马勃、败鼓之皮”都有它们的用途,鼓励学生加强学习,灵活运用
成语翻译
英语:

something cheap but useful

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文中穿插的案例说明协同营销在我国企业中已经牛刀小试
  • 释义: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李贺诗中满是牛鬼蛇神的意象。
勃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是一伙生气勃勃的青年人,他们有能力把事办好。
  • 释义: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今天,全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历史博物馆。
  • 释义: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野心勃勃,想要独霸一方,成就大业。
  • 释义: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 释义: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 色彩:褒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