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梨蒸食

首页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āi lí zhēng shí

释义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用法

哀梨蒸食作宾语、定语;指不识货。

典故
  • 晋朝时期,金陵哀仲家种的梨味道鲜美,入口便化解了,如果蒸一下就会变了味道。大将军桓温每对人不满,便说:“你得到哀家的梨,能不能不再蒸了。”讥笑对方真愚蠢
哀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哀兵必胜,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 释义: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那是一种沉稳不失风度,内心哀而不伤,充满智慧却又不张扬的态度。
  • 释义: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 色彩:贬义成语
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粗衣恶食”。
  • 色彩:贬义成语
"哀梨蒸食"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