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遗音

首页 / 弦外遗音
弦外遗音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án wài yí yīn

释义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声矣。”

用法

弦外遗音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翻译
英语:

implication

弦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射箭百发百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弦歌:弦乐;绝:断绝。弹琴唱歌的声音不断。比喻教学活动持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 色彩:中性成语
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释义:《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