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不择音

首页 / 鹿死不择音
鹿死不择音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形式
    5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释义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用法

鹿死不择音复句式;作宾语;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地方。

典故
  • 春秋时期,晋灵公想当霸主,在扈地会合诸侯,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为缓和矛盾,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信中表示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靠德服人,不然就会出现“鹿死不择音”,完全没必要铤而走险去打仗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 dying deer will not choose the shade to shelter under.

鹿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检朴节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本末不相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 色彩:中性成语
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 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