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领神会

首页 / 心领神会
心领神会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īn lǐng shén huì

释义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用法

心领神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诗文、语言等。

造句

1.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2.他侧着头发蓬松的脑袋,圆圆的眼钉子似的扎在我的脸上,不时地点着头,表示已经全部心领神会

3.邻床的酣睡声,夜晚叽叽喳喳的夜谈会,一起打电筒偶尔仰起头瞥对方一眼的心领神会,以及桌子上已经被率先撕开的零食,偶尔收衣服不小心瞧见地上的一只破袜子。

4.这道题经老师一指点,他立即心领神会

5.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心领神会

6.他们两人莫逆于心,一个神色,或一个动作,对方都能心领神会

7.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

8.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陷入只背诵词章文句,而不明书中真理。

9.他对她的手势心领神会

10.她只要有个什么想法,用不着说出来,他就心领神会了,这真是一得之愚两心相通!

成语翻译
英语:

readily to take a hint

日语:

心で悟(さと)る,よくのみこむ

俄语:

усвáивать <понять интуитивно>

德语:

sofort intuitiv auffassen

成语歇后语

红娘拿到崔莺莺的信

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释义: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就会遇到困难。
会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
  • 释义: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夸:夸耀;会:能。夸耀自己有才能与本事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人类文明——农耕社会只靠原始的农业耕作而赖以生存的社会。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