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

首页 / 宵衣旰食
宵衣旰食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释义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用法

宵衣旰食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成语翻译
英语:

get up early and take one's meal late

宵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宵:通“小”;腋:腋窝。小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珍贵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 色彩:中性成语
"宵衣旰食"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