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首页 / 挺身而出
挺身而出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释义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用法

挺身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唐朝初期,皇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联合密谋要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密报,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出其不意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部下率军攻打玄武门,守将敬君弘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
造句

1.面对歹徒对他人行凶,我们应挺身而出,决不能袖手旁观。

2.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3.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4.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5.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红兵挺身而出,保护了他人的生命。

6.大敌当前,每个人都要挺身而出

7.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要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8.他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

9.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10.面对公交车上的扒窃行为,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挺身而出防止随身物品被窃。

成语翻译
英语:

come out boldly

日语:

勇敢(ゆうかん)に立(た)ち上(あ)がる

俄语:

смело выступить <смело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борьбу>

德语:

tapfer hervortreten

法语:

se redresser courageusement

成语谜语

耐字变射字(打一成语)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打成语一) | 腰缠万贯去旅游(打一成语)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打一成语) | 孕妇逛街 (打一成语)

挺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挺:撑直。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突:凸出。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挺拔:直立高耸。形容特立超群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出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一件件交错出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自从开展“三讲”活动,社会好事层见叠出,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 释义: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