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首页 /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六字成语
  • 形式
    6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释义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用法

有眼不识泰山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典故
  • 宋朝时期,东京禁军拳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棒打小流氓高俅。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帅府太尉,直接管辖王进。高俅为报一棒之仇把王进抓来打一顿。王进连夜携全家逃到史家庄,史进有眼不识泰山,还是史父识英雄,让史进拜王进为师
造句

1.我说你们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吗?

2.怪呢!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遇到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了!

成语翻译
英语: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日语:

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成语歇后语

瞎子拜见岳父 | 女婿认不得丈人 | 瞎子拜见丈人 |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 看见岳父不搭腔

成语谜语

张生见岳父(打一成语)

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两个男人在劈一根圆木,动作有板有眼,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 释义: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几句可用于表现商品经营者应该有远大的目光,根据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在淡季时就着手组织货源,等待旺季时销售。也可仅仅用来比喻说明有备无患的道理。
  • 释义: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还真是有鼻子有眼,说给我正式来信?
  • 释义: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的:靶子;矢:箭。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可能,事情执行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山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爱情对男人来说不是全部,他们不会以半壁江山换短暂的情爱,家才是他们永恒的江山。
  • 释义: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变坏了,是因为走投无路,真的是被逼上梁山的。
  • 释义: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藏之名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