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

首页 / 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用法

事半功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获得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呢!”后来人们便根据孟子所说的这两句话,引申为“事半功倍”,用来形容做事所花力量较小而收到的效果甚大。
造句

1.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这样做你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好的办法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一针及时省九针;及时行事,事半功倍

5.利用滚轮刷来上油漆,保证你会觉得事半功倍

6.我不知道在别人都是事半功倍的时候你还事倍功半呢。

7.我利用多媒体器材来上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8.等你技术纯熟后,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9.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摸索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成语翻译
英语:

half the work with double

日语:

半分の力で倍(ばい)の成果(せいか)を得る

俄语:

добиться максимальных успехов при минимальной затрате сил

德语:

mit halbem Aufwand doppelten Erfolg erzielen

法语:

demi-effort pour un effet double

事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最新一期《财富》杂志的封面故事独家探访了苹果公司的幕后,还原一个在乔布斯事必躬亲管理模式下的真实世界。
倍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身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由于国足出线,当场比赛的用球立即身价百倍
  • 释义: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特别有精神。
  • 造句:令人振奋的是老爸提议去杭州游乐园玩,我欣喜若狂精神百倍
  • 释义: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