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踬后

首页 / 跋前踬后
跋前踬后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

释义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用法

跋前踬后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翻译
英语:

nonplus

跋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跋山涉水走万里,方知真理在身边,错过时光已晚矣。
  • 释义: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进退两难。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骄横放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色彩:中性成语
后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顾:看,视。想着前面,又顾虑后面。形容犹豫不决、矛盾重重的状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愚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势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