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浮气

首页 / 粗心浮气
粗心浮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ū xīn fú qì

释义

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

宋 陆九渊《祭吕伯恭文》:“比年以来,日觉少异,更尝差多观省,加细追维,曩昔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

用法

粗心浮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办事急躁不细心。

造句

1.小王总是粗心浮气,显然无法胜任这个重要的任务。

2.切记不可粗心浮气,心不在焉,手脚不协调,那是在盲目练习。

3.未经深思熟虑,切勿粗心浮气,随意发表不成熟见解。

4.由此可见,此曲意蕴深远,需静心体会,粗心浮气之人难以领悟其美。

5.陛下,家父与微臣深知布利瑞斯危机四伏,我等粗心浮气,贻误军情,难辞其咎。

6.九渊反思,辩论之初他粗心浮气,多亏祖谦调和,但他对自己的观点依旧坚定。

7.在学习中,我们要克服粗心浮气的毛病,保持专注和耐心。

8.您知道我的成绩时好时坏,因为有时会粗心浮气,有时又特别专注认真。

9.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做作业,都切忌粗心浮气,否则容易出错。

10.小丽做事粗心浮气,总是不够细心,常被老师指正批评。

成语翻译
英语:

unthoughtful and rash

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换句话说,我们享受平凡而简单的日子,粗茶淡饭也能感到幸福,只要对方开心就行。
  • 释义: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款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完全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 释义: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的文章情感丰富,字句动人;即便粗服乱头,也显得自然潇洒,别有一番风味。
  • 释义: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虽然平时大大咧咧,但办事时却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们两人私下串通一气,合伙对老师撒了个谎。
  • 释义: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考试成绩不佳,晓明心情低落,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
  • 释义: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做思想工作,要耐心引导,态度温和如春风,春风和气才能入人心。
  • 释义:亦作“麄心浮氣”。谓办事浮躁,不细心。 宋 陆九渊 《祭吕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尔雅》:“古之解經者,訓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漢 儒尚然。至于後世,解者益明,讀者益略,麄心浮氣,不務沈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叶適 《丁少明挽诗》:“吟成絶妙驚人句,散盡麤浮使鬼錢。”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不妨饒舌重爲註破,何如?”
  • 释义: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