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就虚

首页 / 避实就虚
避实就虚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ì shí jiù xū

释义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用法

避实就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典故
  • 公元前623年,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因为楚右军是由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一举取胜。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成语翻译
英语:

strike where the enemy is weakest and avoid its strongholds

俄语:

уклоняясь от глáвных сил противника,атаковáть егó слáбые местá

法语:

faire abstractions du problème concret et parler dans le vide

避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 色彩:中性成语
虚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说谎骗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李工程师技能出众,平时对人深藏若虚,并不自骄自傲,所以得到大家的敬佩。
  • 释义: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