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犀擢象

首页 / 拔犀擢象
拔犀擢象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á xī zhuó xiàng

释义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宋 王详《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用法

拔犀擢象联合式;作谓语;比喻选拔人才。

近义词
反义词
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色彩:中性成语
象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