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眉吐气

首页 / 扬眉吐气
扬眉吐气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áng méi tǔ qì

释义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出处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用法

扬眉吐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造句

1.小明努力苦读,今年考上榜首,总算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2.她终于得到了奋斗已久的奖励,总算是在家人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

3.北京奥运会的圆满结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4.叔现在就希望你丫放机灵点,完成你爹的遗愿,让兄弟们也扬眉吐气;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值钱的葱,把弟兄们的心给屈了。

5.这次他奋力一搏,击败强劲对手,终于得以扬眉吐气

6.你如果想在比赛中扬眉吐气,就必须加倍努力练习。

7.奔跑,奔跑,奔跑!欢欣鼓舞,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跳动着扬眉吐气的欢畅。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终于又可以扬眉吐气了。

9.中国足球队提前两轮进入了世界杯,全中国人民都为之扬眉吐气

10.半个多世纪以来,奥运会上背负着“”的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feel proud and happy

日语:

長(なが)い間(あいだ)の圧迫(あっぱく)から脱(だっ)し意気(いき)さかんなさま

俄语:

поднять высокую голову

德语:

von Stolz und Begeisterung erfüllt sein

法语:

rayonner de joie et de fierté

成语歇后语

过冬的田螺遇春水 | 羊不喘气了 | 苏秦拜相还乡 | 眨眼打哈欠

成语谜语

抬望眼,仰天长啸(打一成语) |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打一成语)

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只採取简单的罚款办法,无异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 释义: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失败了不要垂头丧气,成功了也不能扬扬得意
  • 释义:品评诗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色彩:贬义成语
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做思想工作,要耐心引导,态度温和如春风,春风和气才能入人心。
  • 释义: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小王总是粗心浮气,显然无法胜任这个重要的任务。
  • 释义:亦作“麄心浮氣”。谓办事浮躁,不细心。 宋 陆九渊 《祭吕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尔雅》:“古之解經者,訓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漢 儒尚然。至于後世,解者益明,讀者益略,麄心浮氣,不務沈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叶適 《丁少明挽诗》:“吟成絶妙驚人句,散盡麤浮使鬼錢。”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不妨饒舌重爲註破,何如?”
  • 释义: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