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夜叉

首页 / 笑面夜叉
笑面夜叉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ào miàn yè chā

释义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用法

笑面夜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内心狠毒的人。

典故
  • 宋朝时期,蔡卞等人广植党羽、朋比为奸,朝野上下都是他们的党羽。陈次升对此非常愤慨,多次给宋哲宗上书弹劾他,他在《弹蔡京第三状》中写道:“蔡京过分挑剔别人的缺点,恶意中伤大臣。蔡卞是笑面夜叉,他们的劣迹目不忍闻。”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 wicked person with a hypocritical smile

笑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笑得直不起腰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鼻吭气冷笑,表示看不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
  •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狂笑不止。清 沈起凤 《谐铎·垂帘论曲》:“生又按拍而歌,屏後益笑不可支。”
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凶悍的妇女。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