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

首页 / 贤良方正
贤良方正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释义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用法

贤良方正作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典故

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询访政治得失。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公元前108年,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他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很有作为。汉文帝前二年(前178年),汉文帝说:“各地接到我的诏令后,大家都思想我之过失,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思的不足之处,要求大家告诉我。并推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不足。”此典又作“方正贤良文学”。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virtuous and expostulate

贤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身分高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第二是解构了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一贤妻良母形象;
  • 释义:见“贤妻良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 色彩:中性成语
正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党邪陷正。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坏人若能改邪归正,我们应当给予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 释义: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但是,一旦市场开始变动又往往会矫枉过正
  • 释义: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