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首页 /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用法

海纳百川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心怀等。

造句

1.应以开放务实的态度,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合作与发展经验。

2.是高山铸造了智利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是大海孕育了智利人民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3.我们也同样相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坚强自信和历史价值的最佳体现。

4.海纳百川,汇聚社会精英资源,提供最佳教学内容。

5.开放的岭南文化给了我们番禺人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我们本能就有招待好各国朋友的热情。

6.倡导海纳百川的和谐包容型文化,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7.清朝以前,我国的和奸罪规定海纳百川,系统严密,保护着多元的社会关系。

8.它寓意着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汲取各界智慧,深化对话交流;

9.十堰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海纳百川让她充满生机和力量;

10.这个俱乐部是大家的俱乐部,我们崇尚: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理念;

海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天涯海角。谓僻远的地方。
  • 色彩:中性成语
川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就这样每逢小长假,跟母亲一起走在这繁荣的大北京,她经不住长途颠簸,他们要求的不是名山大川,他们在乎的就是一份心情,其实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做子女的稍一用心父母就会健康快乐。
  • 释义: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