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数奇

首页 / 飞将数奇
飞将数奇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fē jiàng shù jī

释义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用法

飞将数奇作宾语、定语;指人命运不好。

典故
  •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候,因为射虎,曾受了伤,但他还是把虎射死了。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了一箭。第二天去查看时,才知不是虎,那支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去了。据《史记》载,李广是汉文帝时入伍的,在抵抗匈奴侵略的战争中,立过不少功。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战争,李广几乎都参加了,而且屡次以少击多,出奇制胜。匈奴侵略者对于李广,又害怕又敬佩,称他为“飞将军”。有一次,李广受命领着少数兵马,出长城去和人数众多的匈奴侵略者作战。因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李广不敌被俘。在被解往敌营的途中,他趁敌人不备,突然跃起,夺了一匹好马,飞奔逃回。匈奴兵几百人狠命追赶,被他射死多人,终于脱险。可是逃回后,汉军却“按军法”判他死罪。他缴纳了大量赎金,才以撤免官职了事。过了几年,匈奴又大举进犯,李广又奉命带4000骑兵去抵抗。他被匈奴4 万兵团团围住,部下都非常害怕。李广派他儿子李敢,只带几十骑兵,从左到右,直穿敌人阵地,跑了一圈,回来报告道:“没什么,匈奴不难对付!”部下这才稍为安心。李广亲自用最强劲的大弓,射杀敌人部将。连杀好几人,敌人的攻势渐见减退。李广指挥将士,沉着应战,气概从容,毫无慌乱之色。大家深受感动,勇气也因此大增。这样艰苦支持了两天,援军来到,敌人才退去。李广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已经60多岁了,可是他精神抖擞,毫无老态。这一次,大军由大将军卫青统率。李广名义上是前将军,可是卫青怕他立功,不让他正面出阵,故意叫他绕东路。后因没有向导,迷失了路,未能如期开赴指定地点,被借此问罪。李广气愤不过,竟被逼自刎而死。李广有个堂兄弟,名叫李蔡,汉文帝时,与李广同为“郎”一级的小官,声望远不如李广,只是一个平凡的庸人罢了。然而到了武帝时代,李蔡已被封侯爵,官居丞相。而李广这位一生与匈奴侵略者作战70余次的“飞将军”,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人们为李广抱不平,但是,除了抱怨命运之外,谁能说什么呢!“飞将数奇”这句成语,便由此产生。
近义词
飞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意外的灾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一位老人在过马路时,突遭卡车撞击身亡,真是飞来横祸
  • 释义:指散布流言;拨弄是非;制造错误舆论。飞:飞传;流:散布。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最反感某些人在闲暇时飞短流长,爱传小道消息,活脱脱一副八卦妇女的模样。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态度跋扈,欺压百姓,如此飞扬跋扈,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释义: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色彩:中性成语
奇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货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结果,当这些措施都未能促使食品供应增加时,他们就将士兵派到农村去,强行从那些“邪恶地囤积居奇”的农民手中没收谷物。
  • 释义: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南昌飘雪花,这何足为奇,前两年昆明还下过雪呢!
  • 释义: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化腐成奇”。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