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相半

首页 / 得失相半
得失相半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é shī xiāng bàn

释义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

用法

得失相半作谓语;指不相上下。

典故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西)人。三国时吴名将。吴主孙权嘉禾二年(230年),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今安徽六安一带)山越,当地百姓们纷纷逃散,诸将想分兵追捕。全琮说:“没有全胜把握而贸然行动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动。如今我们分兵捕民,有利也有弊,怎能说是全胜呢?即使有所捕获,犹不足以削弱敌人而有益于国家声望,如果与敌兵遭遇,还会受到很大损失,与其获罪,不如我以身受之,但不能邀功以负国。”

近义词
  • 得失各半
成语翻译
英语:

swings and roundabouts

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殖民者贪婪无度,在掠夺殖民地财富时总是得寸进尺,企图一扫而空。
  • 释义: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科研成就斐然,堪称汪老师的得意门生,实至名归。
  • 释义: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据报道,有些检查团只是象征性出勤,走马观花后就得胜回朝了。
半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做工作,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 释义: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半信半疑。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