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首页 / 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用法

大巧若拙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典故
  •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造句

1.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巧若拙吗?

2.一个全国赫赫有名的学者,还这么平易近人,真是大巧若拙啊!

3.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无痕,是大智若愚的聪慧,是大巧若拙的精妙,是大象无形的宽阔.

6.从退让不争、安时处顺、大巧若拙三方面来论述。

7.金大大说得好啊,大巧若拙,由繁返简才能达到一个境界。

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

9.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10.大直二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 great intelligent man looks dull.

大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步履矫健,大步流星地走来,精神焕发,眼神锐利。
  • 释义: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披着毯子,双眼深邃,仿佛大彻大悟,看到我进来,立刻认真地握住我的手说。
拙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以勤奋弥补笨拙。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没天才的本事,就不要学天才,弄巧成拙反而不妙。
  • 释义:见“弄巧成拙”。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勤能补拙。不断练习才会进步。
  • 释义: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