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章

首页 /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释义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用法

下笔成章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
  •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及同行的夸奖
造句

1.自幼好学,敏捷多才,下笔成章,颇受人钦佩。

2.舒位出生于仕宦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岁即能下笔成章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have a ready pen

日语:

文(ぶん)を作(つく)るのに構成(こうせい)が早(はや)いこと

下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搞不正之风的人,必须坚决处理,决不能搞所谓“下不为例”。
  • 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下车:旧指新官刚到任。伊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刚到一个地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 色彩:中性成语
章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看似是改革,实则只是做做样子的表面文章罢了。
  • 释义: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说话有条理。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