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首页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形式
    8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释义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出处

《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用法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宾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典故
  • 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语翻译
英语:

One false step will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 造句:当你失败时,千万不能丧失希望,因为失败为成功之母
  • 释义: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老张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都支持他当厂长。
  • 释义: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里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前程远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释义: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 释义: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军队远征。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