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

首页 / 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用法

千钧一发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典故
  •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他的朋友孟郊(几道),当时做着尚书,是最信奉佛教的。也为了得罪宪宗皇帝被贬谪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听到人们的传说,说韩愈已经信起佛来,他有点疑惑,因为他知道韩愈是反对信仰最力的人,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韩愈接到孟几道的信后,知道他与和尚往来,才引起别人发生了误会,马上回信向孟几道加以解释。而且,韩愈对当时在朝的一班大臣们,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来蛊惑皇帝,大大加以抨击。他对皇帝疏远贤人,使儒道坠落,颇为愤慨。信中有这样的话: “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共危如一发引千钧……” 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现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险的事情,往往就拿这句话来形容。这则成语见韩愈给孟尚书书,有:“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之句。
造句

1.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老班开会回来了。

2.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我参加了海淀某个航班。

3.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勇敢无畏的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4.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

5.司马光的小伙伴掉到了水缸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搬起石头砸开了水缸,救了伙伴。

6.就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一位青年拦住惊马,救出了吓呆的孩子。

7.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8.在千钧一发之际,我们要誓死保卫祖国。

9.他们不得不维持千钧一发的经济平衡。

10.跑到马路中间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车撞上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眼疾手快的过路人救下了他。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in a most dangerous condition

日语:

一髪(いっぱつ)千鈞を引(ひ)く,危機(きき)一髪,間(かん)一髪

俄语:

критический момент

德语:

an einem Faden hǎngen

法语:

poids de trente mille livres suspendu à un cheveu

成语歇后语

最坚韧的头发 | 一根头发系磨盘 | 头发丝吊大钟 | 头发系磨 | 单根青丝拴扇磨 | 一根头发系石磨 | 单根青丝拴磨盘 | 独根头发系磨盘

成语谜语

重磅炮弹(打一成语) | 出货十五吨(打一成语) | 金箍棒变毫毛(打一成语)

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医生把孩子抢救了过来,她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 释义: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们为了欺世盗名,搞假材料,做假报告,拍假照片,千方百计掩盖事实真相。
  • 释义: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 色彩:中性成语
发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 释义: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见“踔厉风发”。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见“踔厉风发”。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