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

首页 / 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用法

毛骨悚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造句

1.破釜沉舟同时也毛骨悚然

2.半夜听到狼嗥,他感到毛骨悚然

3.那个鬼故事听得人毛骨悚然

4.暪你下去清静清静吧!暫这峡谷里,清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5.这个故事听了叫人毛骨悚然

6.荒野上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叫人毛骨悚然

7.这段往事直到现在还使我毛骨悚然呢!

8.一旦你得到她们,你就得到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家伙。

9.昨晚的恐怖片让我毛骨悚然

10.我听他讲惊险故事,不禁毛骨悚然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bsolutely terrified

日语:

艖(み)の毛もよだつ

俄语:

волосы дыбом встáли

德语:

vor Angst eine Gǎnsehaut bekommen

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 释义:犹毫发不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然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以清贫俭约自称,家中环堵萧然
  • 释义: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问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会义无反顾。
  • 释义:见“毛发悚然”。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