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首页 /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用法

画龙点睛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典故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造句

1.语文书中每幅插图精心绘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2.画线部分是本文的画龙点睛

3.这幅画画的是一只兔子可被加上青青的小草,就画龙点睛的成为了一幅大自然的诗歌。

4.最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我写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被老师修改了一下,仿佛画龙点睛,一下子被发表出来了。

6.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7.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

8.景区的画龙点睛之处就在那一栋建筑上。

9.该章的末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0.我的作文写的本来已经很差了,可是加上刘老师画龙点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焕然一新。

成语翻译
英语:

add a word or two to clinch the point

日语:

画竜点睛(がりゅうてんせい)

俄语:

вносить решáющий штрих

德语:

das Pünktchen aufs i setzen

法语:

la dernière touche heureuse pour rendre une oeuvre plus vivante

画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时间不会停止,爱情没有如果,你若离去,我便画地为牢,等你回来。
  • 释义: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 释义: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 色彩:中性成语
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睛:眼珠。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