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无还

首页 / 有借无还
有借无还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拼音

yǒu jiè wú huán

释义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出处

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用法

有借无还作宾语;指借别人东西不归还。

典故
  •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曹操败弃荆州、南郡、襄阳三城,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周瑜回师后大怒,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刘琦死后,鲁肃去讨还荆州,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鲁肃无奈而返
反义词
  • 有借有还
成语歇后语

老虎向猪狗借骨 | 老虎借猪狗借骨 | 野猫子借鸡 | 诸葛亮草船借箭 | 刘备借荊州 | 狼借猪崽 | 野猫借鸡公 | 老虎借羊 | 孔明借箭 | 诸葛亮借箭

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还真是有鼻子有眼,说给我正式来信?
  • 释义: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的:靶子;矢:箭。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可能,事情执行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释义: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然而另一种思想也是不对的,即所谓有进无退的拚命主义。
  • 释义: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 色彩:中性成语
还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故态复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血债:未报的杀人仇恨。欠下杀人害命的深仇,必须以死来偿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复:再;还: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