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虎拒狼

首页 / 引虎拒狼
引虎拒狼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释义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出处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用法

引虎拒狼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 释义: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 释义:犹言引狼入室。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亦作“引申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 色彩:中性成语
狼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喻以弱击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