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意承志

首页 / 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ì

释义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用法

先意承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do everything to please one's parents

先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它没有先入之见;它的工作完全依据于观众的反映。
  • 释义: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那样的人一般都很个人中心主义,一般情况下很难相信别人的好言好语,往往都喜欢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标准,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用很这样的人多做口舌,只要是正确的,先斩后奏也行。
  • 释义: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一个好的政治家必须对大局趋势有先见之明,能统揽全国。
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诗·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郑玄 笺:“類,等夷也。” 孔颖达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传论》:“及 文后 崩殂,諸子冲幼,羣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 魏 爲 周 ,捍危獲乂者, 護 之力也。”亦作“等夷之心 ”。 清 龚自珍 《尊命》:“病者之尊其肺腑,其於君也,有等夷之心,有吾欲云云之志。”
  • 释义: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这篇文章赞扬了地质队员四海为家的豪情壮志
  • 释义: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 释义: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 造句:他虽有宏图大志,美妙辉煌的规划,但现在看他所作所为,无非是一枕黄粱罢了。
  • 释义:见“快心遂意”。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