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首页 /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形式
    8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释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应应。”

用法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作宾语、分句;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典故
  • 西汉时期,皇宫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天三夜不停止。汉武帝召问王朔,王朔说可能有兵争。武帝不信就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是山的儿子,山是铜之母,钟响就是山崩的感应。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山崩了二十多里
近义词
铜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农民团结战斗,把革命根据地建设得像铜墙铁壁一样。
  • 释义: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色彩:贬义成语
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此发彼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 释义:《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