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钟应

首页 / 山崩钟应
山崩钟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释义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用法

山崩钟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典故
  •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殿前的大钟无缘无故地自动大响,很多人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张华是怎么回事。张华告诉他们这是蜀郡发生地震或山崩引发钟的共振。为了验证这话,有人亲自去蜀郡查看,果然如此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hill convulsed and the bell echoed

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天下着大雨,出门一定要小心,否则有个山高水低的谁管你。
  • 释义: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为了寻找地下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探队员走遍了祖国的山南海北
  • 释义:犹言山珍海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路途遥远。
  • 释义: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 色彩:中性成语
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秦朝暴政激起民愤,陈涉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八方呼应,秦朝很快覆灭。
  • 释义:内外互相应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此发彼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