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钟应

首页 / 山崩钟应
山崩钟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释义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用法

山崩钟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典故
  •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殿前的大钟无缘无故地自动大响,很多人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张华是怎么回事。张华告诉他们这是蜀郡发生地震或山崩引发钟的共振。为了验证这话,有人亲自去蜀郡查看,果然如此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hill convulsed and the bell echoed

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曾经的山盟海誓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曾经的美好画面也不过是记忆的片段。
  •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旅游胜地九寨沟,真是山明水秀
  • 释义: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色彩:中性成语
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此发彼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 释义:《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写文章要做到前后统一,首尾相应,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