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方外

首页 / 遁迹方外
遁迹方外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dùn jì fāng wài

释义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用法

遁迹方外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近义词
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避世而深居不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遁世隐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遁世无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 色彩:中性成语
外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常向往超然物外的境界,却总难逃离得失的悲欢,只能尽力追求。
  • 释义: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第二章着重展示了苏雪林散文超以象外的意蕴美,体现在自然、知识和梦幻三大意象中。
  • 释义:见“彻里彻外”。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