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

首页 /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释义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用法

断章取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典故
  • 春秋后期,崔杼和庆封杀死齐庄公,拥立齐景公杵舀。庄公的卫士卢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国。卢的弟弟卢薄弊悄悄取得庆封的信任,用计除掉崔杼一家,并把自己的妻子进献给庆封,他找回卢薄癸及王何,成功杀死庆封一家为庄公报仇
造句

1.这篇文章总体挺不错,你别断章取义,总找些小瑕疵。

2.我们不能仅仅断章取义,需要了解完整的背景和语境。

3.陈伯达善用断章取义的手法曲解马列主义,真是个狡猾的骗子。

4.他的引语毫无依据,只因他未懂文章主旨,只是断章取义地引用。

5.断章取义、随意上纲的做法,实则是文风恶劣,应坚决摒弃!

6.我们在理解文本时,要避免片面地断章取义,应全面深入。

7.他热爱工作,敬业乐群,从不断章取义,总能全面解答疑问。

8.他传来的话只是断章取义,不能全信,还需自行判断。

9.你片面地断章取义他的意思,这样做并不正确。

10.他引用文章时,只挑部分内容,断章取义,这种做法很不好。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quote a remark out of its context

日语:

文章の中から自分に都合(つごう)のよいところだけを抜き取る

俄语:

манилулировать цитáтами

德语:

aus dem Kontext reiβen

法语:

interpréter le texte d'après des citations tronquées

成语谜语

文摘 (打一成语) | 宁可失印,也不失信(打一成语) | 摘录(打一成语) | 如何猜印谜 (打成语一)

断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截短仙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做事生搬硬套;违反规律。续:接续。凫:野鸭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文章内容决定篇幅,强求统一,如同断鹤续凫,实不可取。
  • 释义: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 释义: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哪怕穷到只能断齑画粥,朱自清也决不食美国面粉。
  • 释义: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那些古代的断简残编,虽然破旧,但学术价值仍然很高。
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中国历史上,英勇无畏、成仁取义的英雄辈出,史可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释义: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许多革命先烈在敌人刑场上,临危不惧,从容就义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