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遗

首页 / 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释义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用法

道不拾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典故
  •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故称商鞅。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他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认为,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应该严明,不讲私情,以法为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一年以后,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民风也变得纯朴起来,人们不随意拿取,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秦国一天天强大了起来,别的诸侯都对秦国心存畏惧。
造句

1.人们都希望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么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2.这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事,在我们村可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3.解放了,社会安定,很快就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气氛。

4.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个古人美好的愿望,如今在我们文明村已变成现实了。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6.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7.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8.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9.时人赞叹,建文时,法网疏阔,道不拾遗,士风朴茂,尚义者多。

10.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Passersby do not touch others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

俄语:

потéри инóго на дорóге не берут

成语谜语

数九而止·卷帘格(打一成语) | 花钿委地无人收(打一成语)

道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道尽涂穷”。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道合志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道殣相望”。
  • 色彩:中性成语
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览:看;遗:遗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易如反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再留下什么。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