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丝品竹

首页 / 弹丝品竹
弹丝品竹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án sī pǐn zhú

释义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用法

弹丝品竹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会音乐。

成语翻译
英语:

finger a stringed instrument or blow on a wind instrument

弹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弹丸黑志”。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弹丸黑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色彩:中性成语
竹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他学习很刻苦,所以每次考试前都显得胸有成竹
  • 释义: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