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上竹

首页 / 鲇鱼上竹
鲇鱼上竹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nián yú shàng zhú

释义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用法

鲇鱼上竹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同“鲇鱼上竹竿”。
  • 释义: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释义: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竹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睹物思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他学习很刻苦,所以每次考试前都显得胸有成竹
  • 释义: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