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糊涂

首页 / 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形式
    5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à shì bù hú tú

释义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出处

《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用法

大事不糊涂作谓语、定语;指头脑清醒。

典故
  • 北宋时期,谏议大夫吕端办事公正,是非分明。他为人谦虚谨慎,宋太宗十分信任他,他的名声位于寇准之下。宋太宗不满当时的宰相吕蒙正,想让吕端取代,征询大臣的意见。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说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e clear-handed in dealing with matters of great importance

大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步履矫健,大步流星地走来,精神焕发,眼神锐利。
  • 释义: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披着毯子,双眼深邃,仿佛大彻大悟,看到我进来,立刻认真地握住我的手说。
  • 释义: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屈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心怀鸿鹄之志,却总被大材小用
  • 释义:“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仗着人多,气势汹汹地就和对方大打出手起来。
涂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亦作“出处殊途”。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