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

首页 / 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uí xián sān chǐ

释义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用法

垂涎三尺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造句

1.炒豆角和红烧肉美味无比,真的让我垂涎三尺,难以抗拒。

2.看到那摊上摆的樱桃,色泽鲜艳,我简直垂涎三尺

3.烤鸭香味四溢,诱人至极,让他情不自禁地垂涎三尺

4.帝国主义者早就对海湾国家的石油垂涎三尺,觊觎不已。

5.菜刚上桌,孩子们玩得饿了,看到美味便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开吃。

6.一提到“万峦猪脚”,那美味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7.那香甜的蛋糕,让妹妹看了直咽口水,垂涎三尺

8.这两个老顽童对你们几个可是垂涎三尺,眼神都放不开了。

9.他早就对县长那个位置心心念念,简直垂涎三尺了。

10.他眼馋地直流口水,垂涎三尺地问:“老婆,牛肉炖好了吗?”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cannot hide one's greed

俄语:

слюнки текут

成语歇后语

饿狗等骨头 | 口水流到肚脐上 |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成语谜语

睡前未用一口水米(打一成语)

垂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看着那香气诱人的粉蒸肉,李二姐已经垂涎欲滴,迫不及待想品尝。
  • 释义: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江青并不满足于垂帘听政,她渴望成为像武则天一样的皇帝。
  • 释义: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释义: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想到了那些描述唐璜在垂暮之年趣事、传说和笑话的故事。
尺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
  • 释义: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