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

首页 / 先礼后兵
先礼后兵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ān lǐ hòu bīng

释义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用法

先礼后兵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典故
  • 曹操成气候之后,派人去琅琊接父亲曹嵩。曹嵩路过陶谦那里的时候,陶谦招待了他,并且派张颌带军护送。护送的当天晚上,寄宿在一古庙,张颌及其军士睡在外面保护,恰巧天下雨,士兵有怨言,生了抢夺曹家辎重之心,结果曹嵩被杀。曹操以陶谦纵容手下杀害父亲,想报杀父之仇,起兵讨伐。陶谦势力小,求助于孔融,结果孔融救他没救成,也被困了。孔融手下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城,求助刘备相救。刘备于是去找公孙瓒借了3000兵,来救孔融。曹操得到信,大怒,欲讨伐刘备。曹操的谋士郭嘉说了这么句话: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造句

1.我军的原则是先礼后兵,向敌军展开攻击。 

2.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心。

3.同学之间有点矛盾,就说什么先礼后兵之类的话,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4.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击。

5.中国人是喜欢先礼后兵的,并不是软弱可欺,而是一种君视臣下的气势。

6.暴君和恐怖分子在袭击我们的国家之前,是不会先礼后兵的.

7.你服不服?别怪我不给你机会,劳资向来是先礼后兵,最后暴戾恣睢。

8.呵呵,既然你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们只好先礼后兵了。

9.上官老弟先礼后兵,向吴天星一再晓以大义,言明用过之后一定奉还。

10.走吧,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去迎迎吴县令,今儿个咱们要虎口拔牙,前面不免便要恭敬些,这叫先礼后兵,对不对?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

俄语:

сначала вести переговоры,а потом уж пускать в ход силу

法语:

faire d'abord appel à des procédés courtois et ensuite à la force

成语歇后语

图里藏匕首

成语谜语

令仁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一成语) | 脱帽子(打一成语)

先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从前那种先入为主的总难从他心上抛掉。
  • 释义: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它没有先入之见;它的工作完全依据于观众的反映。
  • 释义: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色彩:中性成语
兵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你们单位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没准备就草率收兵了,这样真的不行!
  • 释义: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为何非洲人对西药如此谨慎,仿佛草木皆兵
  • 释义:见“斗而铸锥”。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