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泪俱下

首页 / 声泪俱下
声泪俱下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ēng lèi jù xià

释义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处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用法

声泪俱下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典故

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弟。西晋末,中原大乱,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不久升为前将军。苏峻之乱平后,迁尚书右仆射,赐爵关内侯,卒于官,年五十九。他为人刚直正派,虽身居显位,常布衣蔬食。公元322年,其从兄王敦起兵反对朝廷,朝廷派他去见王敦,正赶上他的好朋友周遇害,王彬先去哭祭了一番,然后才见王敦,容颜悲戚。王敦很不高兴,问其所以。答道:“去哭祭伯仁(周的字),现在还没平静下来。”王敦大怒,说周是自致刑戮,王彬不该如此表情见他。王彬反驳道:“周是一个长者,又是你的亲友,并非你的敌人,无故被你杀害,所以为之悲伤惋惜。”王彬越说越愤怒,陡然加大声音,责备他说:“你违犯众意,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灾难将殃及门户。”语气言辞慷慨激昂,边说边哭。

造句

1.他一说到伤心的地方,就忍不住声泪俱下

2.他每当忆起旧社会所经历的苦难,就不禁声泪俱下

3.说起父亲的死,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4.老先生声泪俱下的控诉,令人感同身受。

5.他声泪俱下地诉说日本鬼子的罪恶。

6.赵英谈着谈着,心里一阵酸楚,几乎是声泪俱下了。

7.说起往事,他又后悔又难过,声泪俱下,大家都很感动。

8.只要说起过去的悲惨遭遇,他就会由不得声泪俱下

9.看他说得声泪俱下,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10.他声泪俱下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成语翻译
英语:

in a tearful voice

日语:

涙声 (なみだごえ)になって

俄语:

говорить сквозь слёзы

法语:

avoir des larmes dans la voix

成语谜语

一语一辛酸(打一成语) | 哭喊均非上策(打一成语) | 眉(打一成语)

声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
  • 释义: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无视浮光掠影中的放纵,不理声色犬马中的沉沦,只爱你不经意间的那个回眸,一笑倾城。
  • 释义: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修道士的极端压抑与声色狗马者的放任之间的某个地方,掩藏着道理。
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对下骄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彻:贯通。贯通上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阳光普照,穿透树梢,洒满石面,美景彻上彻下,令人陶醉。
  • 释义: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