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之志

首页 / 四方之志
四方之志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拼音

sì fāng zhī zhì

释义

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典故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受到齐桓公厚待,便安于现状,其妻鼓励他胸怀大志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后以“四方之志”表示远大的志向。

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完美无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四肢百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 色彩:贬义成语
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各从其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迷惑心神,丧失意志。《新唐书·贾曾传》:“良以冶容哇咬,蠱心喪志,聖賢疾之最甚。”
  • 释义:见“寒心销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