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后食

首页 / 敬事后食
敬事后食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ìng shì hòu shí

释义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用法

敬事后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敬老慈幼”。
  • 释义:《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色彩:褒义成语
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粗劣的衣食。常形容生活清苦。
  • 释义:亦作“麄衣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與兵士妻女均好惡,用助公事。”《云笈七籤》卷一一五:“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諸貧病。”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無歉,爲親老常懷悽慘。”
  • 释义:同“ 麤衣惡食 ”。《後汉书·袁京传》:“﹝ 袁彭 ﹞行至清,爲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 释义: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只要有好的工作环境,就算日子再恶衣恶食,也能忍受下去。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