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首页 / 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释义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用法

天经地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天经地义比喻正确的,不可改变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造句

1.真理也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事物或理论。

2.国家有难,大家出钱出力是天经地义的事。

3.儿女孝敬父母,父母养育女儿,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4.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5.因为父母养育。疼爱我们,所以我们敬爱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

成语翻译
英语:

an unquestionable moral truth

日语:

絶対(ぜったい)に正(ただ)しい道理(どうり),不変(ふへん)の真理(しんり)

俄语:

непреложная истина

德语:

Vǒllig natürlich

法语:

principes immuables

成语歇后语

猫吃老鼠

成语谜语

上穷碧落下黄泉·掉首格(打一成语)

天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的故乡就在天府之国,那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 释义: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才准备到城里去找你商量事情,你这就来了,真是天从人愿
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中国历史上成仁取义的人物很多,史可法就是其中一位。
  • 释义: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许多革命先烈,在敌人的刑场上都是面不改色从容就义的。
  • 释义: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 释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