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穴犁庭

首页 / 扫穴犁庭
扫穴犁庭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sǎo xué lí tíng

释义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用法

扫穴犁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造句

1.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2.我正挥师东进,旦暮可扫穴犁庭

3.故弥患焚林,乃属扫穴犁庭之举;疏风导雾,方见治山理水之功。 

4.想我雪山实力如日中天,正好借此机会扫穴犁庭,扬威立万。

5.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

6.全大清的辨子人还从没见识过长枪营的厉害,建功立业,扫穴犁庭,我培罗但看今朝。

7.他们一走,相信伟人爷爷您能和其他爷爷一起以雷霆之势扫穴犁庭,给华夏带来新的生机。

8.据城自固,步步为营;防守反击,趁隙而进;奇正相合,扫穴犁庭

9.我们一定要犁庭扫穴,坚决、彻底地把敌人消灭干净。

10.那出手者,就好像是犁庭扫穴一样,将所有人都无情的杀害。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conquer an independent country

扫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扫地无余”。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扫地俱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倾其所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 酷吏传 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 色彩:中性成语
庭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恰到好处的意思。
  • 释义: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有径庭
  • 释义:谓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 释义: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此番发言与国内民众要求加速撤军速度的呼声大相径庭
  • 释义:《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迳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