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

首页 / 拍案而起
拍案而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释义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用法

拍案而起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造句

1.因为太多的人过于懦弱,不敢拍案而起

2.比如某位电视经济学家在节目里眉飞色舞大谈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反方嘉宾拍案而起:你在替谁说话?

3.渐渐的,黑人们学会了勇敢地拍案而起去反对这一残忍而不公的传统,正像他们对待3K党的态度转变那样。

4.因为太多的人过于懦弱,不敢为正义拍案而起

成语翻译
英语:

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

俄语:

ударить по столу от возмущения и подняться

成语谜语

一张照片酿官司(打一成语)

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为害乡里的地痞流氓被揪了出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谄媚奉承。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向人谄媚奉承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表示负责,敢打包票
  • 色彩:中性成语
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已经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再次站起的勇气,失去东山再起的斗志。
  • 释义:表示抱歉的客套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