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蹲虎踞

首页 / 龙蹲虎踞
龙蹲虎踞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óng dūn hǔ jù

释义

犹言龙盘虎踞。

出处

宋·丁开《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用法

龙蹲虎踞作宾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龙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喻杰出的人才。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喻杰出的人才。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 色彩:中性成语
踞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虎踞龙盘。《法书要录》卷三载 唐 李嗣真 《书品後》:“右 謝公 縱任自在,有螭盤虎踞之勢。”
  • 释义:同“进退无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喻超逸雄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北方军队正以龙盘虎踞的姿态俯视着南方的领地。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