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之蓄

首页 / 九年之蓄
九年之蓄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iǔ nián zhī xù

释义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

《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用法

九年之蓄作宾语;指储备。

近义词
九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费了九流三教,也没举起石狮子。
蓄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古代和外国的文化,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不加区别的兼收并蓄
  • 释义:同“兼收并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