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

首页 / 激浊扬清
激浊扬清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ī zhuó yáng qīng

释义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出处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用法

激浊扬清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典故
  • 西晋时期司空从事中郎牵秀好说大话,他说如果他居于督察百官的地位,就一定像冲除脏水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奖励好人。他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那样去做。在“八王之乱”中,作为尚书的他见哪个王有势力就投靠哪个
造句

1.报告文学应当以激浊扬清为己任。

2.只要他认准了是非,他一定会义无返顾地激浊扬清,……。

3.道德之演进,如大江之行,回旋起伏,变化万端,激浊扬清,终归于进步。

4.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该女性扬善惩恶,激浊扬清的美好品德,值得学习。

5.他一上任,便举直措枉,激浊扬清,很受群众的欢迎与拥戴。

6.激浊扬清,为党为民;无私无畏,乐于奉献。

7.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8.晨钟暮鼓常盈耳,激浊扬清治源头。

9.反腐倡廉,激浊扬清,共创廉洁社会;弘扬正气,鞭挞腐败,同树廉洁形象。

10.两年来,时报记者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为老百姓服务的原则,说市民心中之话,解市民心中之困,激浊扬清、褒善贬恶。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drive out evil and usher in good

激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膺:胸。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形容气愤已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 释义:见“激浊扬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会风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 色彩:中性成语
清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 释义: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犹冰清玉洁。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比喻德行高洁。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缠夹:纠缠夹杂。杂七杂八搅在一起,弄不清楚。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