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

首页 / 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复杂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释义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用法

骇人听闻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
  • 隋炀帝杨广时,著作郎(官名)王劭常用一些荒诞言论取悦皇帝。他曾谎报说:有人抓了一只乌龟,它的腹部有“天下杨兴”四个字,预示着杨家江山兴旺长久。当皇后死时,王劭又说:皇后原是菩萨转生,她现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这些“骇人视听”的奇谈怪论虽然遭到有识之士的鄙弃,却得到杨广的欢心。这样,王劭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将近二十年。“骇人视听”现写为“骇人听闻”。
造句

1.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犯骇人听闻的错误。

2.老黄给我们讲的那件碎尸案,真是骇人听闻

3.新闻媒介披露了这同一天同幢楼里发生了两起凶杀抢劫案,真是骇人听闻啊!

4.第三个错误观点:日本的公司治理状况骇人听闻

5.骇人听闻的柏林墙也是这段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6.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7.这个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8.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某地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9.我建议不要谈及后来发生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

10.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骇人听闻的血汗。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stounding; appalling

日语:

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

俄语:

чудóвищный

德语:

haarstrǎubend

法语:

effroyable <épouvantable>

成语谜语

咬耳朵(打一成语) | 防隔墙有耳(打一成语)

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骇人视听”。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惊心动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奇形怪状。
  • 色彩:中性成语
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是个真正的博学多闻之人。
  • 释义: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对他们的编排充耳不闻,完全不放在心上。
  • 释义: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于是,他脱下那双臭不可闻的袜子,扔进涂料罐,喝了口啤酒,期盼着温暖的到来。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