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谈风月

首页 / 止谈风月
止谈风月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ǐ tán fēng yuè

释义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出处

《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用法

止谈风月作谓语;指不谈政事。

典故

徐勉(466-535年),字修仁,南朝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人。官至尚书仆射、中卫将军、中书令等。幼孤贫好学,6岁做祈霁(jì剂,雨止天晴)文。虽身居高位,不营私产,俸禄常用以资助亲族中贫困的人。他曾说:“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我把清白留给子孙。”一天与门人夜坐,有个叫虞暠(hào浩,同“皓”)的人向他要求作詹事五官(官名,太子官属之长,负责办理皇后、太子家事),徐勉严肃地回答说:“今晚我们只可谈风月,不宜谈公事。”因而时人都敬服他无私。这个故事原比喻徐勉为官清正无私,后来用意有所转移。为回避黑暗政治往往以“莫谈国事”、“止谈风月”为掩饰。鲁迅先生的《准风月谈》这一名称,当是反其意而用之。“风月”,也可指男女情爱之事。

近义词
止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生活情景至真,生活文明至善。人生境界止于此。
  • 释义: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 色彩:中性成语
月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玩赏花月。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谓贫困的生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牛渚: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边;泛月:月夜划船游玩。指才士相逢,以文会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的父亲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劳动,终于获得了好收成。
  • 释义: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