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首页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ǐ yú zhì shàn

释义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用法

止于至善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造句

1.生活情景至真,生活文明至善。人生境界止于此。

2.但止于至善,才是止的最高境界,最后的坚持更重要。

3.你如何能说一切止于至善?看看战争、剥削、人民及国家之间残酷的攻击。

4.两种教育的根本点和本质内涵是“止于至善”的人文教育。

5.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和建设性的、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

6.精良的设备,专业的人才,一体化服务,从质到量,止于至善

7.大学之道,止于至善

8.办学理念:学生中心、求是崇真、和而不同、止于至善

反义词
止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止渴思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 色彩:中性成语
善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经过监狱的教育改造,他下定决心改恶从善,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 释义: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改行为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色彩:中性成语
up